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,是一年的第一天,又叫阴历年,俗称“过年”。但在民间,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,一直到正月十九,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。
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,春节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,它更像是一条连接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纽带。正如北宋政治家与诗人王安石所作的那首诗《元日》所描绘的:"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"诗句中透出的欢愉与期待,将人们对新春的渴望与祝福演绎得淋漓尽致。 回顾历史,公元1069年,王安石在经历了朝堂风云的起伏后,沐浴着春天的暖阳,藉由诗歌抒发了他对农事繁忙与人生希望的感慨。自古 ...
男团Ozone日前录制应景过年特别节目《Ozone大集合》,从27日起在Ozone的官方频道上架;而Ozone的团综节目《Ozone夏日青春冒险》也将于本周六播出。Ozone年前录制3集特别节目《Ozone大集合》,包括2024年度总回顾、怪 ...
同心筑梦迎新春,实干笃行启新程。1月23日,陵水举办2025年春节团拜会,县四套班子领导与全县各界人士齐聚一堂,共贺佳节、共话未来。活动上,县委书记吴海峰代表县四套班子领导,向全县各族人民,向所有关心支持陵水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。他表示, ...
来自MSN10 小时
国泰天开不老春
《光明日报》( 2025年01月24日 09版) 粉彩番莲纹双螭磬 展览现场 战国鸟形盖铜瓠壶 清代豆青釉蜂蝶图瓜式茶壶   【带你一起看大展】   乙巳蛇年将至,国家博物馆在北4展厅推出“四海一堂春——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”,以近200件(套)国博馆藏文物精品和吉祥喜庆的展陈布置,在浓浓的年味儿中呈现春节的丰富文化内涵。 灵蛇献瑞   唐代的彩绘十二生肖陶俑是国博备受观众喜爱的“明星文物”。它们都 ...
辛亥革命后,各省都督代表开会,为“行夏历,所以顺民时,从西历,所以便统计”,决定把夏历一月(正月)初一改名为“春节”;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,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,把阳历1月1日称为“元旦”,把阴历一月(正月)初一正式定 ...
乙巳蛇年将至,全球迎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。2024年12月4日,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春节愈益成为全球共同的节日,既是“中国年”,也是“世界年”。 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今起特推出“世界中国年”系列策划,挖掘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,探寻世界各地的浓浓年味。敬请关注。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题:为何说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年走向世界 ...
编者按: 乙巳蛇年将至,全球迎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。2024年12月4日,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春节愈益成为全球共同的节日,既是“中国年”,也是“世界年”。
秦汉时期,汉武帝将农历正月初一确定为“岁首”,春节从此成为固定节日。汉代人开创了守岁和放爆竹的习俗,尽管当时还没有火药,但人们通过火烧竹子制造爆响声来驱邪。三国时期,春节庆祝更加多样化,除了祭祖和放爆竹,人们还会挂桃符辟邪祈福,桃符逐渐演变为春联。
唐代的彩绘十二生肖陶俑是国博备受观众喜爱的“明星文物”。它们都是兽首人身,身着宽袖长袍,两手笼袖拱于胸前端立着。今年轮到龙和蛇“哥俩儿”迎宾了。展厅入口,龙陶俑和蛇陶俑迎面站立,“恭迎”观众,象征龙年与蛇年的交替轮转,岁时更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