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一些寺庙中供奉的笑口常开弥勒像,依据的是五代时的 契此 和尚。因传说其人是弥勒的化身,所以后人广塑造像供奉。弥勒信仰在古代中国民间有广泛的影响,分为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两支,宣扬弥勒菩萨以“与乐”和学识广博著称。
2020年12月9日 · 弥勒也因此被称为“慈氏菩萨”。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(Kumārajīva,公元 344 ~ 413 年)译出的《佛说弥勒下生经》 中记载:“(佛陀言)汝弥勒受我记后,将来成佛度脱人天”。可以看出,在很早的佛教经典中,弥勒就已经具备了“未来佛”的属性和定义。
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,因传说为弥勒化身,故后人塑像供奉之。而往生兜率天之信仰,自古与阿弥陀信仰同为佛教徒所重。此外,弥勒菩萨之本生谭详见于一切智光明仙慈心因缘不食肉经,收于大正藏第三册。
此图来自网络 五代前的天冠弥勒形象. 很多人不知道,弥勒佛作为释迦牟尼佛的接任者,也被称为未来佛。佛教 三世佛 分别指的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的一切佛。 【地藏王】 崖柏 陈化坨料,长31宽19高45重12斤. 广为大家熟知的,就是释迦牟尼佛,也是常常被 ...
六世纪早期在北魏宫廷中发展出一种造像风格,其特点是人物身形瘦削,衣袍厚重满遮,这件稀有的独立式佛造像即很好地表现了这一风格。 弥勒佛在中国早期佛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人们认为这位菩萨(已觉悟的救世者)将在下个宇宙纪元成为佛教被毁灭又 ...
弥勒佛(即弥勒菩萨摩诃萨)(梵文Maitreya,巴利文Metteyya),意译为慈氏,音译为梅呾利耶,在大乘佛教经典中,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,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,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,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,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,常被称为 ...
由于不同时期身份的不同,其承担的角色也不尽相同,总体而言,弥勒的身份大至可分为:过去世的“弥勒梵志子”(比丘),现在世的“弥勒比丘”(尊者)及“弥勒菩萨”(大士),兜率净土的弥勒菩萨,以及未来世的“弥勒如来”(即弥勒佛)。
世传为弥勒菩萨或弥勒佛之应化身,身体胖,眉皱而腹大,出语无定,随处寝卧。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、笑口常开,而且,幽默风趣、聪明智慧、与人为善、乐观包容,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。因“上契诸佛之理,下契众生之机”,故这和尚又名“契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