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黄是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面饰。 用黄粉画或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,或在额上涂点黄色。 这种化妆方式起自秦代,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始成为流行的妇女面饰。
帖花黄:帖;通假字通“贴”。 花黄,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。 赏析 此句描绘了花木兰归家后的情态,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,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。
“帖花黄”是北魏妇女的面饰。有两说:一说“元魏时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;自非宫人,皆黄眉黑妆。故《木兰诗》中有‘对镜帖花黄’之句。”(《谷山笔尘》)另一说,将金黄色的纸,剪成星、月、花、鸟等形状,贴在额上。
2019年5月3日 · “帖花黄”就是用一种金黄色的纸,剪成一些星、月、花、鸟等美丽的装饰图案,贴在女性额头上,或者直接把额头涂抹成金黄色。 南北朝佛教绘画 01
2020年9月12日 · 花黄也称花子,是古代妇女脸部的一种女性额饰,又称额黄、鹅黄、鸭黄、约黄等。它是用彩色光纸、绸罗、云母片、蝉翼、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,染成金黄、霁红或翠绿等色,剪作花、鸟、鱼等形,粘贴于额头、酒靥、嘴角、鬓边等处。
帖(tiē)花黄:当时流行的一种化妆款饰,把金黄色的纸剪成星、月、花、鸟等形状贴在额上,或在额上涂一点黄的颜色。 帖,同「贴」;花黄,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。
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。用黄粉画或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,或在额上涂点黄色。这种化妆方式起自秦代,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始成为流行的妇女面饰。 花黄也称花子,是古代妇女脸部的一种女性额饰,又称额黄、鹅黄、鸭黄、约黄等。
2022年9月26日 · 所谓“花黄”,指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妆容。 它有两种成妆方式:一种是把金黄色的纸剪成好看的形状,贴在额头上;一种是如果无纸可贴,就直接在额头上涂了黄颜色的妆料。
“贴花黄”是用金黄色的纸剪成各式装饰图案贴在额头上,或在额间涂上黄色。 据史料记载,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,当时佛教盛行,一些爱美又前卫的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,将自己的额头涂成黄色,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一种风习。
花黄,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。 (41)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:据说,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,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,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,所以容易辨认。